澎湃好物 | 非遗亲制:一杯春水仙,如兰似桂,鲜得惊人
未曾接触过漳平水仙的人,第一眼是被它的样貌所吸引的: 棉纸、红印、小豆腐块,古早年代的气质扑面而来。第二次被吸引,便是 如兰似桂、温柔而绵长的香气。
作为乌龙茶里的唯一紧压茶, 这个小众的地方茶品,由内到外,在整个青茶体系中都倍显个性。
与其他茶香气上扬不同,漳平水仙的兰桂香,是缓缓沉入汤中的,香感醇厚、无处不在,故得名“走水香”。
它符合精选重磅好茶的三个标准:
第一,好喝。喝茶向来众口难调。纵有千般说法,也敌不过一句“不好喝”。
漳平水仙,属于青茶(乌龙类),适饮人群广。师徒二人的水仙,味醇而香足。不论是钟情绿茶的,抑或迷恋老白茶、普洱、岩茶的老茶客,都会被倾倒。
第二,在同类茶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产区、工艺、滋味),能够反映同类茶中优秀茶品该有的品质和滋味特征。
这两款茶来自核心产区,品质优秀,工艺上佳。张兴裕师傅,漳平水仙制作技艺的唯一省级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而有自己的心得。亲传弟子“茶王”郭献斌在其指点下,逐渐吃透茶的特性与工艺的精髓。
第三,喝高品质的手作茶,喝到最后,喝的其实是个性,也即制茶人的手上功夫、对茶的深刻理解。
如何最大程度,激发出每一片茶叶的内质,转化出更棒的滋味,这是硬功夫。喝过了品质不俗的漳平水仙,再品品张师傅的茶,便知跳脱寻常的个性是什么:奶香转花香的馥郁,充盈口齿。工序一样,细节不同,便造就了与众不同的风味。
因此,我们真心推荐这两款茶:张师傅与弟子“茶王”郭献斌合作的【非遗典藏款】(张兴裕亲制款2泡+郭献斌亲制2泡)与郭献斌亲制的【高山炭焙款】(8泡),满足自饮、赠人的双重需求。
好茶,多藏于山林野舍。张兴裕师傅在几间山野老屋,守着一门老手艺,专心做茶。
一晃55年,他对做漳平水仙的热情始终没变过。
作为漳平水仙省级非遗传承人, 因年纪渐高,每年张师傅手作的茶春秋两季加起来还不上百斤,量少珍贵, 每年常有茶客慕名来买,空手而归。
这次我们争取100份,由张师傅亲制的茶,与徒弟“茶王”郭献斌亲制的茶,组合成【非遗典藏款】(共含 4泡水仙茶,2泡由张兴裕师傅亲制, 2泡由徒弟郭獻斌亲制,皆为炭培漳平水仙)。爱茶的朋友千万别错过了。
注:上图为 【非遗典藏款】包装图。最终以收到实物为准。
漳平县里一座“不起眼”的农舍,就是张兴裕师傅自己的“茶厂”,是他做茶授课的地方。屋内几乎没有一台现代化机器。有幸来过这“陋室”品饮新茶的,无不被其香气所折服:醇爽细润、鲜灵活泼,回甘沉郁悠长。
我们依然记得初次喝到张师傅春茶时的惊讶——
干茶盈香,茶汤 金黄, 入口有 兰桂 馥郁、迂回婉转,久泡而不减余香。 仿佛冰消雪融,顺山而下汇于溪流,蕴藏了一整个冬季的袭人花香,甜润又舒爽。又似穿行花香鸟语的秘境,气息澄澈,身心轻盈。
“水仙水仙,其仙在水”,张师傅对自家茶的“水”很自信,即香能落水,水能锁仙——
香不是飘荡在茶汤之上,而是与茶汤融为一体:兰香萦绕,清新悠然,桂香浮漾,余韵绵长。 再挑剔的味蕾,遇到这近乎极致的“走水香”, 也会被瞬间征服。
看茶底,叶张肥厚、茶梗粗壮,色泽青褐油润间金黄,红边明显,是漳平水仙中标准的“三色茶”。张师傅做水仙,发酵度要比别人家的更高,更彻底地激发茶的内含物质。
这也是为何,张师傅的漳平水仙八泡过后,仍有余香。
*叶底褐黄肥厚,红边显
制茶之人,对自己制作的每一泡茶,都要负责。现代社会的质量认证,在传统乡土文化体系中,以“章号”为准。
一泡茶,过关了,才能郑重其事地盖上印章。
有了印章,就有被追溯的责任,也有了质朴乡情和人心的温度。
张师傅说:“盖章的茶,人家喝了,就有源头可寻。好与坏,我们都安然接受。” 茶饼上这个红色的章,既是一份承诺,也是一份放心。
【非遗典藏款】 限时特惠价¥386
市场价459 商城日售价¥408
【高山炭焙款】 限时特惠价¥138
市场价168 商城日售价¥148
前10位澎友
购买任意2份或2份以上漳平水仙
即赠当季柚花白茶2泡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张师傅亲传徒弟郭献斌 去年制作的春茶,荣获了“漳平水仙浓香组”茶王。今年的 【高山炭焙款漳平水仙】稳定发挥,茶味也更足了。
他家的茶园海拔1000多米,典型的高山茶园。他从参与管理到自己亲手做茶,已有十四年了。
漳平山区海拔普遍较低,郭献斌的茶山有海拔上的优势,昼夜温差大,茶叶中积聚的风味物质更加丰富。
早些年,他对漳平水仙工艺没完全吃透,做出来的茶总觉得差一口气。师从张兴裕后,才慢慢摸透。
特别是摇青这一步,有一句老话,叫做“重晒轻摇”。
这里的“轻”,大部分人理解为摇青的时长要短或发酵程度要轻,但 张师傅说,摇青手法,要分外轻柔、灵巧。
两年来,郭献斌的茶越做越好,也得到了张师傅本人的认可。
他做的 【高山炭焙款漳平水仙】 ,和【非遗典藏款】的茶原料及工艺都有所不同,茶韵更清香一些。
一盒8泡,性价比非常高。
未尝过漳平水仙的朋友,选这款定不会错; 老茶客若想常喝滋味醇正的漳平水仙,选这款日日相伴也不会腻。
明亮的茶汤入口, 甘活清甜。似有一抹豆浆香,继而是清淡花香,兰味渐盛,回甘、香柔、水滑,如在舌尖上揽得一林的春意。
【非遗典藏款】 限时特惠价¥386
市场价459 商城日售价¥408
【高山炭焙款】 限时特惠价¥138
市场价168 商城日售价¥148
前10位澎友
购买任意2份或2份以上漳平水仙
即赠当季柚花白茶2泡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张师傅身为漳平水仙的传人,从茶青采摘、晒青、做青、炭焙,每一个环节,他都有自己的独到心得。
对于水仙茶而言, 愉悦的香,必须落于水中。
不是高高扬起,让人一闻即散,而是与茶汤融合。只有饮茶入口,才能真正领会到那如兰似桂的香气与醇厚甜润的口感。
张师傅说: 这关键在于茶青原料的质量、晒青失水的把控,以及摇青做青的功夫。
张师傅所作之茶,都采于自家茶山。树龄有数十年。茶园的种植管理到采青, 全由他亲自把控。
茶树与茶树之间,会保留近2米的间距,养分得以更大化吸收。
一年只采两次茶,秋茶采摘过后即为茶树锄草、松土、施有机肥,让其休养生息,来年好生长。
茶树也不过度修剪,高度只保留到跟人一样高。如此方有自由生长的生命力。
茶叶采摘之后,要在阳光下晾晒走水,张师傅依旧延用着传统晒青方法: 顺天时而为。
若是日头太大,气温升高,茶青水份流失得快,就把茶青铺厚一点,减缓失水;若是日照太低,则相应的铺得疏一些。处处皆是用心。
接着便是摇青,共四道工序, 张师傅都是手摇:一遍摇活,二遍摇匀,三遍摇红,四遍摇水摇香。
第四遍最见功夫,若是前面几遍略有不足,第四遍到位了,也能补救回来。
看师傅摇青,是一种“美”的享受。每一遍的力道都不同,茶青在竹匾里飞来晃去,从颜色到香气都渐生出层层变化。
这让我想起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人类美感的经验,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令我之情趣与物之情趣往复回流。”
手和茶青,并未直接触碰,但经由茶人之手,叶片中蕴含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分,在一次又一次的翻卷中,焕发出漳平水仙独有的内涵香气。
经过张师傅摇青后的茶叶,“绿叶镶红边”的红会较其他茶更厚上一分, 发酵程度也更高一些。经水一泡,便荡漾开来,沉淀其中, “走水香”浑然天成。
【非遗典藏款】 限时特惠价¥386
市场价459 商城日售价¥408
【高山炭焙款】 限时特惠价¥138
市场价168 商城日售价¥148
前10位澎友
购买任意2份或2份以上漳平水仙
即赠当季柚花白茶2泡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做茶的地方,有几间土墙老屋,两间是青间,剩下一间较小的,是炭焙间。炭焙是制作水仙茶的重要工序。张师傅家的漳平水仙,全在这小小的炭焙间完成。
张师傅说: “土墙的房屋制茶,有很自然的保温保湿效果。” 这也是他在此坚守数十年的缘由。
经过前几道工序的茶,只有经张师傅自己满意了, 才能压制成块。以纸垫底,将茶放入模具之中,手工一压,包上绵纸,放入炭焙篓进行焙干。
过程看不到茶叶的状态,如何判断炭焙程度,全靠张师傅半生经验的积累。
炭焙后,茶中风味物质发生转化,香气渐次丰富,如兰似桂,余韵悠长。
这一份“漳平春水仙”,就算是成了。
漳平水仙第四代传人张兴裕与弟子茶王郭建斌合力亲制的 【非遗典藏款】(限量100份)与茶王郭献斌亲制 【高山炭焙款】, 现正预售。若是错过,便要再等一年。
从漳平水仙的创始人清末刘氏,传至漳平水仙第四代传人张师傅,再到徒弟郭献斌,百年手艺得以发扬、传续。
在代代茶人手中,漳平水仙的未来,如茶香绵长不绝;在这杯澄净茶汤里,兰味桂香于茶客心中流连。
这是春茶尾声的馈赠:以一杯漳平水仙,回味悠悠春日。向窗外远眺,夏已至,春未歇。
前10位澎友
购买任意2份或2份以上漳平水仙
即赠当季柚花白茶2泡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非遗典藏款】 限时特惠价¥386
市场价459 商城日售价¥408
【高山炭焙款】 限时特惠价¥138
市场价168 商城日售价¥148
更 多 好 物 推 荐
↓
关注并回复“福利”
即领50元大礼包
↓
▼点击阅读原文,品今年最后的春味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漳平水仙的前世今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