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庭坚故里 感受“华夏进士第一村”魅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正值暑期,蓝天白云之下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双井村绿意盎然,风景秀美,不少游客正在参观游玩。双井村,因明月湾中有二泉涌出而得名,该村自古人才辈出,史料记载,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其中4人官至尚书,其中就有“诗书双绝”之美誉的著名诗人、江西诗派鼻祖、大书法家黄庭坚。
8月16日上午,“纪念‘三个95周年’红土地上看今朝”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九江市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感受“华夏进士第一村”独特风光。
黄庭坚故居底蕴深
山清水秀、莺歌燕舞,走进修水县双井村,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栋栋仿古民宅错落有致,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黄庭坚故居、"双井"摩崖石刻等古迹依山而建,给这座秀美的村庄增添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
双井村是著名诗人、江西诗派鼻祖、大书法家黄庭坚的家乡。黄庭坚一生奉行“为官爱民、为友真挚、为子孝行、为长仁爱”的为人准则,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南宋时,黄庭坚的同乡、右丞相章鉴回乡时,深怀对黄庭坚大节的尊崇,写下了“半夜过双井,不敢见先生”的诗句。为了纪念这位历史文化名人,修水县修缮了诸多相关遗迹,现有的主要历史遗迹有黄庭坚故居、双井魁星楼、双井进士园等景点。
走进黄庭坚墓园,只见整个墓体坐北朝南,墓前4柱3碑,中间刻着“宋谥文节黄山谷公墓”。而双井进士园位于杭山脚下,从入口至中心广场由三级平台组成,同时中心广场平面呈宋朝官帽型,寓意着沿“红毯”青云至上,步步高升之意。其中的土木建筑由双井堂、群贤阁、集英殿三部分组成,或用展版描绘双井形胜、修江形胜、黄氏家规,展示进士群体的成长背景;或用巨幅浮雕加展版再现双井黄氏进士群体及其事迹,气势恢宏;或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了状元游街的壮观场面。
双井绿茶助增收
双井村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一提的是双井绿茶文化。据介绍,双井绿茶是该村独有的茶叶品种,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其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厚、汤色清澈明亮等特点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青睐,被欧阳修称赞为全国“草茶第一”。
“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这是黄庭坚对家乡所产双井绿茶的评价,双井绿茶泡在杯中片片竖立,啜之沁人心脾。苏轼在《东坡集注》亦云“洪州双井白芽,制作尤精,远出日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郭沫若也称双井绿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据介绍,双井村通过旅游业与茶产业相结合,完善各项措施,成立茶叶合作社,对所产茶叶进行统一加工包装,分户管理,带动村民增收,实现美了一方乐土,富了一方群众。同时,双井村还打造各类特色民宿,村民还依托自己的房子开办超市12家,农家乐7家,成立了茶苗合作社、茶叶合作社、葡萄基地、蓝莓基地以及农业开发公司等。
文化资源促发展
近年来修水县双井村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建成了双井堂进士文化园、高丰书院文化馆和双井茶叶文化馆,每年吸引到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2021年开始,双井村旅游着重挖掘进士文化,孝廉文化,以文化为依托,推进研学课题的发展,让全县乃至其他地区的学生参与到双井研学活动当中,并依托秀美山水,魅力修河,打造修河体验区,修河体验游成为修水人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双井村围绕茶文化开发采茶体验、茶艺表演、茶文化学习等活动,丰富了该村的景区业态。同时,双井村把传统的状元文化、拓印技术、书法艺术、古琴、茶艺等情景化,进行沉浸式演艺,让游客可以参与其中。
随着双井村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不断完善,在增加村民家庭收入的同时,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黄庭坚故里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王翠
上一篇: 诗意江西寻年味|新年茶山风光好 “江南云腴”春意浓
下一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