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江山图——江北茶区产茶总览(二)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1949年后,桐城市通过引进良种,改造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 。2002年,桐城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茶叶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确立了山区茶叶经济的发展战略 。
太白银毫茶是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名茶,1989年被农枚渔业部评为优质茶。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并远销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颇受国内外饮茶者赞誉。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乾隆帝微服私访时偶染风寒,头晕脑胀时误走一座不知名的山中,晕倒在一个石屋旁,被山上一家朱姓山民的17岁女儿凤姑所救,养在家中。也有一说凤姑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个茶童,玉帝算到乾隆帝来此地有难,便派茶童化身成凤姑前来搭救。
乾隆在朱凤姑家养病期间,正是谷雨季节,凤姑每日上山采茶煮水,喂服乾隆帝,不几天,乾隆帝便容光焕发,自言:"仙山献神茶,山泉天下佳",随即赐茶名为"玉叶香"。乾隆帝病愈临走之时,收朱凤姑为义女,并把身上的玉带撕成两块,一块赐给凤姑作纪念。回京后不久,乾隆帝便派亲信来接凤姑进京受封,路经信阳驿站时,凤姑暴病身亡,乾隆帝得知悲痛不已,下旨把凤姑送回朱家所在山中安葬,后来此山便称为"皇姑山"。
此后,因念及凤姑的救命情义和玉叶香茶独特的色、香、味,每到谷雨季节,乾隆帝便派人来此山采摘茶叶,回去和文武大臣分享。于是皇姑山茶叶也便自然而然的成为贡品,每年上贡给宫廷御用。
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1027.6毫米海拔374.3米
莒南绿茶产品分为"大白银剑、大白春螺、翠芽、绿剑、毛峰、松针、雪莲"等七大系列。在国家、省、市茶叶评比中共获得市以上名优茶奖116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50项,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等称号,莒南县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莒南绿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篇: 【文旅大邑】鹤鸣山贡茶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