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双井,寻振兴路——红星闪闪观察团三下乡活动纪实


为了响应党的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前期资料调查了解到双井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红星闪闪小分队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双井村开展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有幸对双井村党支部书记姜伟进行了专访。姜书记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的解答。
7月8日下午,红星闪闪小分队一行在修水县双井村召开座谈交流工作。会议由红星闪闪小分队队长谢倩主持,双井村党支部书记姜伟参加座谈并就双井村的这十多年来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享。
双井村人口规模在修水属于中等,目前村里共有村名2000人,党员43名,姜书记自2008年开始担任双井村指党支部书记,他就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双井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双井村致力于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打造富有双井特色的文旅产业。姜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双井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在该模式运作下双井村获得的主要成果。

他们先是通过种茶给村民带来创收,现村里共有茶叶1600余亩茶园,年产值达800万元。在种植茶叶的过程中,也改善了村里的生态文化,吸引力大量游客不断汇集在此。2023年共接待游客80多万,给村里带来4000多万收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姜书记也十分注重内涵建设,利用乡村大讲堂,板凳会,孝廉文化等文化活动,不断促进村里的凝聚力。加上双井村多年来一直把党员教育放首位,联合蒲公英志愿者驿站一起为村名和游客服务,才绘就了如今振兴的新画卷。

知不足而奋进,望高山而远行,双井村的蓬勃发展让红星闪闪小分队看到茶产业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发展。而后,成员们怀着对双井茶产业新知的兴奋,为了解双井绿茶的历史与文化,踱步来到了双井茶园。
去往茶园的路途中,据讲解员讲解,队员们了解到修水是双井绿茶的发祥地,双井绿茶在欧阳修的 《归田录》中将它推崇为“草茶第一”,如今也是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

与此同时,队员们了解到当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及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当地县政府把双井绿茶产业作为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期望打造一张“双井绿名片”。



讲解员也表示,双井绿茶产业非常注重文化建设,正在交出文化品牌构建的全新答卷,他们将争取早日走出国门,进军国外市场,提高“千年双井茶”在世界的知名度!
双井村不仅有双井绿茶声名远扬,更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

炽热的烈日下,气温虽高,队员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跟随着解说员的步伐,我们逐渐了解双井村的历史文化背景,从黄庭坚的曾祖父开始在这里先后开办樱桃书院与芝台书院,之后又新修了高峰书院,可见书院文化深深扎根于双井,在书院文化的熏陶下,双井村走出了许许多多的进士与官员,其中黄氏“双井十龙”尤其出名,队员们看着眼前的72进士名单,对双井村“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表示深深的信服。

进入双井村书院纪念馆,感受往昔的诗书风华,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先贤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了解完双井村深厚的书院文化,队员们随后跟随讲解员步伐来到黄庭坚故里。
队员们参观学习黄氏家训,了解黄氏家族发展历史及其“天地君亲师位”的牌匾背后深意。走进黄庭坚故居,不仅是对这位北宋文坛巨擘个人的追溯,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
通过这次文化之行,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团队成员深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成为古今文化连接的桥梁,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正需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此次实践有助于激发新时代青年的自觉意识,在世界新浪潮中寻找我们自己的文化坐标,续写新时代文化篇章。


/ 文化与传媒学院 新媒体信息中心/
统筹丨熊爱华
责编 | 吴常伟
策划丨林幸康 周瑜萱 汪俊辉 刘胜兰
转自丨红星闪闪小分队

如果有想看的内容
可以私信Q小文哦!

上一篇: 探访修水双井绿茶
下一篇: 本土 |一天“六见”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