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婺源绿茶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茶叶资讯 - 江西婺源制茶人坚守传承手工技艺

江西婺源制茶人坚守传承手工技艺

来源:茶叶资讯 / 时间: 2024-12-31
  200多度高温的炒锅里,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熟练灵动地在锅内翻炒着茶叶的鲜叶,几分钟后迅速将茶叶取出,抛在揉茶笠中揉捻、抖散&wuyuan1301;&wuyuan1301;  清明过后,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江西婺源进入了一年之中采茶制茶的黄金时期,年近七旬的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程旺久正在忙着手工制茶。  “一般是4斤鲜叶制作1斤茶叶。”程旺久说,鲜叶失水伴随手工制茶的全过程,能将制好的干茶叶残留水分控制在6%以内,才算是做到了1[婺源绿茶](/)2制作技艺中的“掌握火候”。  “激情细微天地灵,精心酿制杯盏醉。”程旺久制茶已有50多年,他告诉记者,**婺源绿茶**6制作技艺程序繁复,不仅需要体力、眼力、耐力,更需要有对茶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制出好茶。  “制作一杯上好的绿茶,需经历采摘、萎凋、杀青、清风、热揉、烘炒、初干、再干、拣剔、焙茶等多道工序。”程旺久说,从茶叶采摘到可以开始手工制作,再到人们喝到一泡制好的茶叶,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在婺源,清明前后采摘的鲜叶一般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采下的鲜叶不能过夜,必须当日制作。“每一道工序都没有固定的时间,要靠自己的经验来把握。”程旺久说,同样的茶叶,不同的制茶师制作出来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婺源显著的气候特点。这里的茶树多生于高山深谷,饱受雨雾露水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有利于内含物的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婺源绿茶**6的独特品质。  婺源制茶历史悠久,享有“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之美誉。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即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中,婺源茶被列为全国六种绝品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婺源茶受到朝廷赞赏,一直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年间,婺源茶叶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  “品质好的**婺源绿茶**6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特点。”程旺久说,目前婺源大部分的茶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像他这样坚持手工制茶的人已不多见。  记者驱车在婺源的山谷中,只见山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忙着采摘鲜叶,山下许多农户家里都摆满了正在晾晒的茶叶,沿途还能听到正在赶制新茶的机器轰隆作响,四处散发着茶叶独有的香气。  “程师傅坚持的手工制茶技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惊喜。”家住婺源思口镇西源村的茶商齐贵飞说,机械化生产的茶厂在创业初期一般会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制茶。在制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后,思考品牌价值也往往要从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中寻找茶文化的特性和创新灵感。  程旺久说,**婺源绿茶**6价值的提升,得益于对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保持个性化发展,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如今,程旺久经营的茶厂坚持每年生产一定量的手工制作茶叶。“手工制茶占厂内总量的5%。我的梦想就是,让**婺源绿茶**6的手工制作技艺继续传承下去。”他说。
婺源绿茶网(www.wuyuans.cn)立足千年茶乡江西婺源,向您分享婺源茶的魅力。婺源绿茶(茗眉、仙枝、特供)婺源红茶以及特色菊花茶茶品。同时为您分享中国十大名茶以及全国各地的特色茶叶产品。如果您也喜欢茶叶,可以与我们交流学习,微信号: 17687932030 婺源余先生。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